古人认为人死之后会进入另一世界,因而将丧葬视为大事。为使死者逝后仍能享受荣华富贵,随葬物品一般都极尽奢侈,豪门贵族尤甚。随葬物品中不仅有金银珠宝等奢侈之物,还有各种生活用品,甚至有人以鸡蛋随葬。但是,考古专家却不敢贸然碰触古墓的鸡蛋,这是为何呢?

鸡蛋在古墓中已经千百年,经过各种物理及化学作用,极易破碎。定陵乃是明代万历皇帝陵墓,陪葬品极其丰富。陵墓刚开启时,数之不尽的金银玉器及罗纱织锦令人瞠目结舌。但是,好景不长,丝织品与空气接触后很快失去色泽。考古人员又对丝织品进行保护,但也只是用浆糊及防腐剂来装裱,用塑料固形。如此简略且不合理的保护手段,并未让丝织品得到很好的保护。由于定陵挖掘的下场如此悲惨,周总理甚至下令在技术未完善前,不可挖掘帝王陵墓。

定陵挖掘的悲剧是前车之鉴,让考古专家不得不慎重行事,因为,鸡蛋并不比丝织品好处理。在黄金湾的一座古墓中,考古专家在棺椁附近发现球状物体。为探个究竟,考古专家以毛刷轻刷它以拂去其上尘土。不料刚一接触,物体就已裂开。考古专家这才意识到球状物体便是鸡蛋。其实很多古墓中的鸡蛋都是中空的,一碰便碎。因而,专家对古墓中鸡蛋的发掘是慎之又慎的。

古墓中多陪葬金银玉器,以鸡蛋作为陪葬品比较稀少,比较珍贵。迄今为止,挖掘过的古墓不在少数,但在其中发现鸡蛋陪葬的却是寥寥无几。最为著名的是西周古墓中发掘的鸡蛋,距今已经两千余年,鸡蛋被盛放于几何纹的陶瓿中。由于放在陶器中密封,加之时代久远,鸡蛋已经石化。纵然如此,怕影响其原貌,专家仍然未将鸡蛋取出。除此之外,在贵州的黄金湾遗址中,也有过鸡蛋的出土,这些鸡蛋源于汉朝。由此可见,在考古中发现鸡蛋的概率极低,必须要妥善处置古墓鸡蛋,否则带来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



古墓中鸡蛋研究价值极大,可知当时的丧葬礼仪,甚至可提取基因。鸡蛋的出土价值极大。首先,古墓鸡蛋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俗。在晋朝的一处古墓中,还曾用红皮鸡蛋陪葬。那么,鸡蛋作为陪葬品,是否对其数量、颜色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究竟何人可以用鸡蛋陪葬。这些都值得探究。除此之外,可通过鸡蛋来研究生物进化。汉朝出土的鸡蛋的形态就与现代鸡蛋相似,只是个头略小。这对于生物学家而言,是极其珍贵的资料,甚至可以以此提取基因做研究。也正因为这些,考古专家不敢贸然碰墓中鸡蛋。

考古一事并非易事,不仅关乎当代人,也关乎后代人。若是技术水平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古墓最好还是留待后代发掘。考古专家的不敢动手,并非怯懦,而是因为责任重大,这种态度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