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恐龙遗骸在某些地方集中出现,这种现象被学者称之为“恐龙公墓”。在人们惊讶于如此多的恐龙遗憾同时出现时,也被一种现象所震惊:“公墓”中的恐龙,虽品种各异,但却都是在瞬间死亡。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在我国,恐龙公墓绝大多数位于素有“恐龙之乡”之称的四川省自贡市。这一地区的恐龙化石多埋藏于中侏罗纪下沙庙粗浅灰緑色砂岩之中,因其数量与种类的丰富,尤其世所罕见的完好保存程度及埋藏的集中,受到世人的注目。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恐龙墓葬群。为什么在自贡这一地区会集中出现这么多的“恐龙公墓”呢?科学家虽经多年研究,但始终难以达成统一的认识,较为人们接受的主要有这么两种说法。

一是异地埋藏。

持这一观点的科学家认为,目前在自贡地区采集的恐龙化石个体虽已达百个,但完整或较完整的只有30余个,假如是原地被埋,那么显然大多数的恐龙都应该是完整的,但人们看到的事实却并非如此。

除了数量上的原因外,科学家们还发现,在人们较易发现的位于地表层上的恐龙化石大多破碎零乱,很明显,这些都是在搬运过程中被磨损而导致碎裂的,另一方面,在岩层的下部,一些大型恐龙的肢体保存得也并不完整,从化石的痕迹可以看出,它们也是经搬运而磨损的。由此科学家进一步指出,这些经过搬运的恐龙躯体,与“恐龙公墓”的形成有着莫大的关联。

另一观点是原地埋藏说。

这一学说认为,在1亿6千万年前的中侏罗纪,自贡地区河流密布,水草茂盛,加之气温适宜,是恐龙最理想的栖息地。然而在这看似舒适温暖的环境中,却也隐藏着极大的危险。这一地区的水草多含高浓度的砷,在食用这些带砷植物后,恐龙会因中毒而突然死去,并以最快的速度被周围较柔软的沙质浅滩所掩埋。但是持反对意见的科学家认为,这种说法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一地区含砷植物的数量有多少?能导致恐龙迅速死亡的量又在多少值内?

倘若能完美地解答这些问题,那么这一学说必将开启对恐龙公墓的研究带来新的启迪。除了以上两种主要观点外,还有一种观点显得较为平和,这种观点采取了折其中的方法,认为自贡地区“恐龙公墓”中的绝大部分属于搬运后遗留的产物,而原地埋藏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因此“恐龙公墓”是综合条件下形成的,但是这些观点都无法解释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什么这一地区的恐龙种类如此丰富?假如只是一个恐龙种类还好理解,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天上飞的翼龙、水中游的蛇颈龙,以及两栖类恐龙,他们的生活环境大相径庭,身后却同时出现在一个地区。

长期的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恐龙对生活环境有着不同的选择。比如翼龙,仅仅只能在水草茂盛的湖泊间作低空飞行,行动缓慢,性情温和的蜥脚龙则喜欢成群结队在平原间生活,善于奔跑,体态瘦小的鸟脚龙则活跃于山势较高的密林中。然而自贡地区在中侏罗纪时并不具备综合性地貌的特征,于是,这么多种类繁多的恐龙选择这个地区作为长眠之地,就成了一个不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