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强有力地塑造了亚洲的地形,被称为“世界屋脊”,特别是喜马拉雅山,这座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更是屋脊上的屋脊,但是它也从地理上把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从地理和气候上都分隔开来,南亚次大陆濒临印度洋,印度洋上的水汽来到喜马拉雅山这里之后,就会被这里海拔6000米的高山阻挡,因此就主要把降雨降到了喜马拉雅山的南麓。这导致山南山北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截然不同,山南雨量充沛,造就了世界上面积最大质量极好的水田,并且也使得印.度的国土虽然只有我国的1/3,但是耕地却比我国还多。

也正是由于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阻挡,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无法直接吹入我国内地,使得我国经常干旱缺水,并且广袤的西北和北方一些地区出现大面积的沙漠,不但无法耕作,连树木和草都不长。

对于这件事,葛优葛大爷也曾费过心思,并且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就是本文中标题说的事情,葛大爷在早年主演的一部叫《不见不散》的电影中,一本正经地勾画过这样一部炸开喜马拉雅山改造水汽流向的宏伟蓝图: “如果我们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道口子,甭多,五十公里宽就行,把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引到我们这里来,试想一下,那我们美丽的青藏高原从此摘掉了落后的帽子不算,还得变出多少个鱼米之乡?”

不过也有人说葛大爷的这个宏伟蓝图其实最早出自早年一位国人皆知的“牛人”,也是现代中国商界老祖级的人物。不管是谁说的吧!这个设想还是有点意义的!本篇文章我们只说关于这个宏伟蓝图可不可行?就是这个方法真能解决中国的缺水问题吗?有没有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呢?



从南亚次大陆的降雨来看,这里的确首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很大,如果把喜马拉雅山的高度降低的话,的确是有利于水汽翻过大山向北和向东行进的,所以这个想法是有道理的,不过南亚次大陆的气候分成干湿两季,干季的时候是指望不上这里的雨水的,但是湿季的时候却有丰沛的降水,我们的确是可以引流应用的。

高山不会平白无故降低,所以只能人工去削平它,不过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喜马拉雅山的平均海拔就6000米,有些地方更是高达8000多米,按其平均海拔来说,即使削掉2000米,还有4000米高,而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则是4000米,不能再削了,所对喜马拉雅山只能去掉两千米,但是富含水汽的大气层一般都在4000米以下,所以水汽还是不容易过来,但是从6000米削到4000米,暖湿气流进入青藏高原会相对容易很多,所以还是有作用的,喜马拉雅山降低,青藏高原的降雨量的确会增多。

那么这个工程好操作吗?可以说很不容易,非常不容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哪座两千米高的大山被削平的,何况喜马拉雅山是群山连绵,一道接着一道呢,你削平了这一道山脉,它旁边还有另一道山脉又挡住了水汽,这样一道一道遮挡着,最窄的地方也有上百公里,宽的地方甚至达四五百公里。即便就像葛优说的打开一个宽50公里的缺口也是极其困难的,因为这个缺口的通道要至少长达一百公里,这相当于是要把50公里宽,100公里长,而且高达1公里(因为山的高度是上小下大,所以把两千米对折一下)的大山炸掉并搬走,要知道这可是5000立方公里的土石方啊,是三峡大坝所用土石方的几万倍。这么大的工程,试问怎么去炸掉呢?如何搬走呢?这么多的土石方又能放到哪里去呢?

还有个不好操作的问题是,喜马拉雅山位于中国与尼泊尔、印度、不丹交界的地方,是中国同这些国家的界山,所以即便中国要实行这个工程,这些邻国基本也是不同意的,这个问题也不好解决。

我们再作进一步思考,就是完成了这个工程会怎么样呢?要知道到达青藏高原上的水汽会受到西风带的影响,主要是往东走,经青藏高原向东一路沿长江流域行进,但是这些地方却并不缺水,是我国富饶的水乡,我国缺水的地方是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因此即便在喜马拉雅山上打开个缺口,也无法把水汽引到中国真正缺水的地方。不过现阶段我国正在调整全国性的水资源布局,比如南水北调就是这样的目的,那么我们还可以再建造一些水利工程,把降下来的水做引流,比如引到黄河流域,或者向北引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等,不过这样的大工程也不下于炸开喜马拉雅山了。

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利用印度洋的水汽了吗?也不是的,人不能死脑筋,或许我们可以找到巧妙的办法,比如先去详细勘察喜马拉雅山的地形,这种绵延三四千公里的大山脉,总是有它薄弱的地方易于引进水汽的,比如连绵群山间的缺口,高峰间的低谷、河道百万年冲刷出的峡谷等等,我们可以找找这些薄弱的地方,利用一些大峡谷,适当的降低一些大山的高度、或去掉一些直接阻挡的屏障,巧妙地做些工程,引导暖湿气流更方便地进入到青藏高原,这样工程不用做得太大,却也可以让降水增多,也就达到想要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