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富的朝代,科技发达、文化繁荣,人口数量达到空前的一亿,各种农业科技创新层出不穷,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都出现在北宋。北宋商业空前繁荣,诞生了纸币,开封成为人口百万的商业都市,可是,在王安石变法前,如此富裕的国家,竟然穷到发不出官员工资。原因何在呢?

经济无非开源节流。在王安石看来,宰相的作用一是理财、二是整军,实现富国强兵。在经济方面,之所以出现这种窘况,一是国家收入变少,二是花钱的地方太多。

首先,北宋的贫富差距很严重。农业最基础的生产资料是土地,但北宋的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到宋神宗登基时,全国土地的三分之二集中在官户、形势户、僧侣地主手里。掌握土地的都是特权阶层,他们不仅肆意欺压百姓,而且享有不交纳赋税的特权,导致政府税收减少。这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有很严重的政治危机。

第二,北宋在国内花钱的地方多。北宋的公务员队伍空前庞大,宰相由几个人同时担任,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分别管理军、政、财权,地方机构也参照设置,官员数量是前朝几倍。不仅如此,政府对公务员的政策太好了,一个官员可以推荐十余个亲属做官。北宋大兴科举,只要考上,即便没有位子空缺,政府也花大钱养着。最致命的是,北宋官员的工资很高,有人考证包拯的年薪相当于现在1400万元的购买力。

第三,北宋对外政策花钱太多。北宋军事力量弱,对外战争胜少负多,只能靠送钱养着。北宋给辽国送岁币,给西夏送岁币,给吐蕃送岁币,甚至大理之类的也跑来要钱。北宋政府非常慷慨,只要你承认皇帝的正统地位,都大量送钱送东西。为了保证军事实力,也为了避免国内发生动乱,政府把全国的青壮年编入禁军。这些禁军虽然人数很多,但因为腐败严重,基本没啥战斗力,有的军官连马都不会骑。